微信扫一扫
2025年开年,随着工信部、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密集出台多项政策,为野蛮生长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拧下“安全阀”。在这场行业整顿的背后,折射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日益加剧的“信任危机”——当智能驾驶辅助从技术憧憬演变为安全疑虑,当车企参数竞赛与用户真实需求出现断层,鸿蒙智行以“安全就是最大的豪华”为核心理念,用超181万次真实避险数据、五维安全体系以及颠覆性技术突破,重新定义智能驾驶的安全边界,为行业树立“技术回归本质”的价值典范。
数据见证安全实力:超181万次避险背后的技术底气
在智能驾驶辅助领域,“参数狂欢”与“场景拉胯”的矛盾日益凸显。尽管2024年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已达57.3%,但部分车企将L2功能包装成高级自动驾驶的营销乱象,暴露出对安全本质的漠视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鸿蒙智行用实打实的数据说话:截至2025年5月,搭载HUAWEI ADS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车型,已累计避免可能的碰撞超181万次。 这一数据的背后,是鸿蒙智行“五维安全理念”的全面落地。在汽车博主的实测场景中,当车辆面临前方突然窜出的电动车时,系统能在不到一秒内完成紧急制动——这种“全方向安全”(360°无死角防护)、“全目标安全”(精准识别行人、车辆、障碍物等全类型目标)与全时速、全天候、全场景安全的协同作用,让安全不再是营销话术,而是可量化、可感知的技术实力。
研发投入驱动体验革新:89.2%活跃度背后的用户信任
用户对技术的认可,最终体现在实际使用频率上。鸿蒙智行3月驾驶辅助报告显示,其用户活跃度高达89.2%,智能驾驶辅助总里程攀升至2.42亿公里。这种高粘性的背后,是每年超百亿元的研发投入所带来的体验跃迁:2025年HUAWEI ADS研发投入预计突破180亿元,较2023年增长50%,构建起“超强感知+极速响应”的技术护城河。 在硬件层面,鸿蒙智行采用高清摄像头、分布式毫米波雷达、超声波雷达、192线高精度激光雷达、dTOF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等多传感器融合方案,实现对复杂路况的超视距精准预判;在算法层面,PDP网络平均响应时长超越人类反应速度,本能安全网络响应速度更是快2-4倍。这种“眼疾手快”的组合,让车辆在高速行驶中能提前识别突发状况,如前车掉落障碍物或突然并道车辆,为用户争取更多安全冗余。 市场反馈印证着技术价值:截至2025年4月,鸿蒙智行全系车型用户净推荐值(NPS)达84.5%,远超行业同类车型口碑评分;2024年累计交付新车444956辆,登顶中国新势力30万以上年销量榜首,用真金白银的投票诠释“安全即豪华”的市场逻辑。
颠覆性技术突破:eAES重新定义紧急避险标准
当行业还在围绕自动紧急制动系统(AEB)展开技术竞备时,鸿蒙智行已跨越代际推出eAES(智能紧急避让系统)。相较于AEB单一的刹停逻辑,eAES实现“边刹车+边换道”的双重保障,且无需人为操作即可全自动触发,从根本上减少驾驶员因突发状况导致的误操作风险。
在关键性能指标上,eAES展现出碾压级优势:其误触发率按亿公里/次设计,较业界AEB普遍的10万公里/次误触率提升1000倍,彻底解决“误触惊魂”的行业痛点。以高速场景为例,当车辆遭遇突然并道车辆或路面障碍物时,eAES能结合刹车、转向动作,快速计算最优避让路径,在紧急制动的同时保持车身平稳,将“避险”与“安全”提升至全新维度。 从问界M8到问界M9,搭载eAES的鸿蒙智行车型正在重新定义“主动安全”的技术高度。随着《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》进入征求意见阶段,鸿蒙智行用领先行业的技术布局,为智能驾驶安全标准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。
在智能驾驶技术狂飙突进的时代,鸿蒙智行以超181万次真实避险、89.2%用户活跃度、84.5%净推荐值等一系列硬核数据,打破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信任坚冰。其背后的底层逻辑,是将技术创新与用户需求深度绑定——不追逐参数泡沫,而是聚焦“全时速、全方向、全目标、全天候、全场景”的五维安全体验;不沉迷营销话术,而是用多传感器融合、eAES等颠覆性技术解决真实场景痛点。
当行业重新审视“安全”这一核心命题,鸿蒙智行的探索不仅为自身赢得市场认可,更向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传递出清晰信号:唯有以用户安全为锚点,让技术回归“守护人”的本质,才能在智能驾驶的浪潮中行稳致远。随着“安全是最大的豪华”成为新的行业共识,鸿蒙智行正以破局者的姿态,引领新能源汽车进入价值竞争的新周期。